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桂战略、人才强桂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对148项技术水平高、经济社会效益好的科技成果的完成单位和完成人员给予奖励。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第二次修订)》的规定,经组织推荐、评审和审核,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授予“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创新及新品种选育”和“基于DNA、蛋白质靶标新型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的发现”2项科技成果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授予“微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定向构筑、结构转换、后合成修饰与功能调控”等2项科技成果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弹性偏微分方程组的边值问题及求解方法研究”等10项科技成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Ca-41核示踪技术监测癌细胞骨转移研究”等8项科技成果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空缺,授予“装载机转向高压负荷敏感流量放大阀关键技术与应用”等10项科技成果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配电网高效供电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等13项科技成果技术发明奖三等奖;授予“高强高韧耐蚀航空铝合金大规格中厚板制备技术研究”等8项科技成果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大功率高效无线供电装置研发关键技术及应用”等31项科技成果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基于空间形变及共平台双耦合的车身轻量化创新技术及应用”等64项科技成果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希望获奖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和个人继续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希望全区科学技术工作者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发扬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持续营造“三大生态”、加快实现“两个建成”、扎实推进富民兴桂、奋力谱写新时代广西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2017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奖励项目名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2018年1月29日
附件
2017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奖励项目名单
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
(2项)
1. 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创新及新品种选育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邓国富、粟学俊、陈彩虹、李丁民、梁世荣、覃惜阴、周 萌、阎 勇、梁曼玲、戴高兴、高利军、李华胜、卢宏琮、黄运川、陈仁天
2. 基于DNA、蛋白质靶标新型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的发现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梁 宏、陈振锋、杨 峰、沈星灿、边贺东、梁福沛、刘延成、曾明华、陈自卢、黄克斌、覃其品、张 耀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项)
1. 微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定向构筑、结构转换、后合成修饰与功能调控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曾明华、殷 政、蒋毅民、谭衍曦、王强心、孙 凤
2. 岩溶动力学与全球变化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袁道先、蒋忠诚、曹建华、章 程、张美良、刘再华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0项)
1. 弹性偏微分方程组的边值问题及求解方法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大学、中南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钟献词、李显方
2. 多糖高聚物的机械活化固相反应体系构建与应用基础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黄祖强、张燕娟、童张法、胡华宇、黄爱民、覃宇奔
3. 电催化剂的表面与载体结构设计、制备及其在燃料电池和电化学传感中的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樊友军、孙世刚、沈星灿、韦 露、钟静萍、王睿翔
4. 不同灌水施肥方式作物水分养分高效利用机制与调控模式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李伏生、杜太生、胡田田、农梦玲、罗 慧、康绍忠
5. 低维功能材料设计及其储氢和生物传感特性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孙立贤、徐 芬、邹勇进、周怀营、王仲民、张 箭
6. 钙钛矿铌钛酸盐的介电响应与调控机制
主要完成单位:桂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刘来君、樊慧庆、方 亮、陈秀丽、胡长征
7. 化合物半导体微纳器件与集成电路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李海鸥、蔡 勇、高 喜、李 琦、陈永和
8. 微纳结构的光频与太赫兹响应特性及功能器件
主要完成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胡放荣、徐新龙、周译玄、张文涛、熊显名、牛军浩
9. 胃癌及癌痛治疗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谢玉波、严林海、王晓通、覃 怡、韦尉元、肖 强
10. XRCC4M/CBX4在肝细胞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主要完成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广西医科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龙喜带、姚金光、黄小英、王 超、夏 强、马 韵
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8项)
1. Ca-41核示踪技术监测癌细胞骨转移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桂林医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沈洪涛、何 明、姜 山、夏春波、赵庆章、庞芳芳
2. 广义网络上的聚类同步与传播动力学
主要完成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李科赞、马忠军、祝光湖
3. 磁调制半导体纳米结构中新奇量子效应及其调控
主要完成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卢卯旺、王志勇、曹雪丽、陈赛艳
4. 基于功能化II-VI族量子点等纳米材料的研制及生物医学分析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武汉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肖 琦、黄 珊、刘 义、何治柯、苏 炜、黄初升
5. 开发计算变异学在酶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严少敏、吴 光
6. 华南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与种质资源创新合作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温 放、韦毅刚、赵 博、符龙飞、梁桂友
7. 重磁电高精度正演和快速精细反演成像方法
主要完成单位:桂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熊 彬、戴世坤、陈龙伟、李长伟、徐志锋、罗天涯
8. 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对乳腺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桂林医学院、四川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陈 健、周黎明、黄照权、田 晶、王 勇、张 幸
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空缺)
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0项)
1. 装载机转向高压负荷敏感流量放大阀关键技术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蒋 拓、吴 军、柯爱国、初长祥、高名乾、王宜前、胡燕华
2. 高节拍的汽车车门包边单元技术及装备
主要完成单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孟大庆、雷志华、张 云、农明满、杨 磊、程 楠、陈天才
3. 国产装载机超越离合器10000小时安全设计及关键试验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王松林、初长祥、鄢万斌、黄晓艳、章勇华
4. 直列四缸柴油机新传动机构的技术研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黄第云、毛平安、(第三位完成人员空缺)、周道林、梁保权、廖升友、谢正良
5. 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种的创制与利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长江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周瑞阳、陈 鹏、赵艳红、廖小芳、祁建民、林荔辉、周 琼
6. 牡蛎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高值化产品创制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科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大学、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缪锦来、柯 珂、魏玉西、郑 洲、王一兵、尹 花、何碧娟
7. 多功能复合木薯淀粉系列衍生物的制备与产业化开发
主要完成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桂林新宇葛业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李和平、吕虎强、杨永哲、郑光绿、杨世军、黄红霞、钱敬侠
8. 低聚合度聚磷酸铵水溶液与高品质多聚磷酸的生产新技术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越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越洋化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越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林 明、印华亮、(第三位完成人员空缺)、黎铉海、林 珊、曾云彬、王莉莉
9. 岩土体预应力锚索施工控制及其配套锚索关键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王清标、朱万旭、甘国荣、李居泽、李海民、覃荷瑛、廖振天
10. 型钢增强混凝土结构新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陈宗平、薛建阳、苏益声、徐金俊、许安邦、陈宇良、经承贵
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13项)
1. 配电网高效供电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桂林供电局、桂林君泰福电气有限公司、南宁广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桂林市万进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黄知超、李 俊、钟 文、杨 青、张 彤、
李小龙、陈佩翔
2. 北部湾糙海参规模化人工育苗与健康养殖技术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员:杨学明、江林源、张 立、杨 琼、黄光华、黎建斌、陈福艳
3. 天然大茴香醛合成覆盆子酮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万山香料有限责任公司、钦州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杨少凡、刘新伟、胡林刚、尹艳镇、马创伟、廖日权、钟书明
4. 木塑制品及其母粒用超分散剂技术创新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桂林舒康建材有限公司、启仲化工(广西)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陆绍荣、徐 旭、虞锦洪、李裕琪、严秀芹、潘露露、施存贵
5. 采用耦合焙烧技术富集氧化锰矿生产电解金属锰技术研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有色金属集团汇元锰业有限公司、湖南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广西民族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陈奇志、万维华、史 磊、陈 晗、贾艳桦、卢彦越、王则奋
6. 半封闭矿热炉生产锰硅合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
主要完成人员:曾世林、贾艳桦、钟耀球、吴永长、赵洪洋、吴 军、曹志强
7. 轻金属表面微弧氧化陶瓷化防护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徐晋勇、郝建民、高 成、唐 焱、陈 宏、高 波、唐 亮
8. 马尾松组培育苗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员:姚瑞玲、王 胤、吴幼媚、刘海龙、蔡 玲、杨章旗、张明慧
9. 糖业生产中pH自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钦州市创华工控设备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陈林延、李进勇、刘 耿
10. 深水同步、安全围堰技术研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黄忠睦、张利军、刘 健、黄 刚、吴 宇、陈建宁、喻安湘
11. 新型道路硅酸盐水泥研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杨茂鑫、陆金海、韦庆凤、陈昌林、陈柳锋、潘国文、廖双双
12. 混凝土圆柱环向附模脚手架的施工方法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张坤球、李育林、姚青云、陆宏新、施炳前、唐双美、廖翼强
13. 治疗乳腺增生病中药乳结泰胶囊的发明与产业化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昌弘制药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阙 锋、(第二位完成人员空缺)、(第三位完成人员空缺)、黄景健、王钦东、林国松、骆 夏
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8项)
1. 高强高韧耐蚀航空铝合金大规格中厚板制备技术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何克准、周文标、刘俊生、曾建民、姚 祥、李承波、黄金宁、闫 焱、郑 许、卢祥丰、彭自业、黄 亮
2. 超大型塔式起重机节能运行和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南宁科拓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姜 渭、肖 原、莫武中、尹义民、刘杰海、陈若蒙、叶建平、张 迪、欧阳崎、何懿翔、林 永、邱方亮
3. 抗寒粉蕉新品种“金粉1号”的选育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广西美泉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邹 瑜、赵 明、林 茜、何海旺、李小泉、龙 芳、武 鹏、林贵美、王趣有、吴代东、牟海飞、李贤高
4. 华南地区哈密瓜类型甜瓜新品种选育与应用推广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李文信、李天艳、黄金艳、李 智、覃斯华、李桂芬、何 毅、洪日新、柳唐镜、叶云峰、韦正光
5. 优质蚕种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创新集成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
主要完成人员:潘志新、黄旭华、黄红燕、汤庆坤、蒋满贵、李 全、莫云霞、韦廷秀、黄深惠、唐 亮、浦月霞、石美宁
6. 基于广西地方鸡遗传资源评价的肉鸡新品种选育及绿色健康养殖技术集成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广西金陵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春茂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岑溪市外贸鸡场有限公司、广西兴业和丰禽业有限公司、岑溪市宝然禽业养殖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廖玉英、韦凤英、陈智武、陈 训、孙俊丽、黄 雄、粟永春、李开达、李东生、吴 强、秦黎梅、莫国东
7. 天然活性产物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系列研究与临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赵劲民、曾高峰、宗少晖、郑 立、刘 倩、苏 伟、韦庆军、杨 渊、沙 轲、花奇凯、姚 军、程建文
8.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防治体系建立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黎乐群、向邦德、李 航、钟鉴宏、吴飞翔、彭 涛、游雪梅、马 良、龚文锋、齐鲁楠、赵新华、彭宁福
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31项)
1. 大功率高效无线供电装置研发关键技术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武汉大学、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贺州供电局
主要完成人员:祝文姬、肖 静、高立克、孙 跃、谢雄威、
王智慧、欧世锋、胡文山、周 柯
2. 缺电地区微电网群可靠供电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天津大学、东莞钜威新能源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卓伟光、黄秀琼、沈 沉、肖 曦、奉 斌、
陈卫东、梁 朔、井天军、陈 颖
3. 面向工程机械工况系列微合金非调质钢研发与推广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蒙秋红、王国安、曾建民、马鸣图、邓颖章、
肖毅强、苏雅萍、肖小磊、梁兴华
4. 锰电解产品绿色生产关键技术集成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大学、重庆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李维健、粟海锋、陶长元、李同庆、刘作华、
刘春明、明宪权、范 兴、黄炳行
5. 广西桑树花叶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林 强、陈保善、朱方容、蒙姣荣、邱长玉、
蔡健和、祁广军、秦碧霞、陈小青
6. 茄果类蔬菜多抗砧木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大学、南宁市桂福园农业有限公司、南宁科农种苗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科宏蔬菜育苗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于文进、阳燕娟、钟 川、刘政国、宋 钢、
余育先、唐小付、孙宁静、龙明华
7. 花生优异基因资源发掘和广适高产新品种创制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主要完成人员:唐荣华、韩柱强、赵术珍、贺梁琼、侯 蕾、
钟瑞春、熊发前、唐秀梅、蒋 菁
8. 猕猴桃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资源县生产力促进中心、资源县高山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桂林市旭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李洁维、叶开玉、莫权辉、龚弘娟、蒋桥生、
王发明、尹华田、刘平平、张静翅
9. 国家级茶树良种桂绿1号、尧山秀绿选育及关键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鹿寨县大乐岭茶业有限公司、广西顾式有机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桂林市怡园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陈 佳、覃秀菊、邓慧群、邱勇娟、罗小梅、
苏 敏、赖兆荣、刘初生、陈新强
10. 绿肥—禽粮绿色健康种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
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
发展研究所、广西大学、南丹兴农科技有限
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胡钧铭、韦翔华、夏 旭、莫启利、何铁光、
李婷婷、黄 盛、蒙炎成、赵世坚
11. 水稻强优恢复系桂99多样性衍生系的选育和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韦善富、李维科、石瑜敏、刘百龙、李振经、
王威豪、周 行、伍 豪、黄 志
12. 广西水稻两迁害虫防控策略与关键技术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田阳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站、恭城瑶族自治县植物保护工作站
主要完成人员:廖世纯、黎柳锋、王凤英、陈利标、韦桥现、
刘开强、廖仁昭、陆将彪、韦宗便
13. 广西狂犬病防控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区建设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完成人员:罗廷荣、刘 棋、郑 敏、熊 毅、韦显凯、
郑列丰、唐海波、李晓宁、梁晶晶
14. 近江牡蛎类立克次氏体病及其防控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钦州学院、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
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钦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防城港市渔业技术
推广站、北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主要完成人员:吴信忠、许 婷、孙敬锋、李坚明、杨受保、
黄伟德、朱保建、罗 鸣、方 静
15. 竹子清洁化制浆造纸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大学、赣州华劲纸业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覃程荣、宋雪萍、骆莲新、何玲华、梁 辰、
李许生、聂双喜、江 旭、王志伟
16. 制糖工业葡聚糖快速检测与清除技术开发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农垦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厦门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广西农垦糖业集团防城精制糖有限公司、广西农垦糖业集团金光制糖有限公司、中诺生物科技发展江苏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梁达奉、林荣珍、蚁细苗、梁 逸、黄曾慰、马 步、杨宇格、颜江华、姜 岷
17. 离子型稀土矿高效清洁开采开发利用研究与产业化
主要完成单位:中铝广西有色稀土开发有限公司、中铝广西
有色金源稀土有限公司、中铝广西国盛稀土开发有限公司、中铝广西有色崇左稀土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胡谷华、黄华勇、秦文忠、曾阳庆、韦世强、李 兵、王朝鹏、王德仁、胡振光
18. 交通运输用超宽幅高性能铝板带1+4热连轧生产集成技术的自主创新及产业化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柳州银海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
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周 滨、刘 栩、何安瑞、潘复生、蒋显全、
许 磊、胡 毅、赵卫华、邵 健
19. 城市三维地下空间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南宁市勘察测绘地理信息院、北京睿城传奇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阮 明、龙慧萍、钱伟文、陈 龙、王长海、廖 骅、余甚洋、卢 群、黄于凌